发布日期:2020-03-10
河南金龙铜管集团专利无效检索+ 查看更多
河南金龙铜管集团专利无效检索
+ 查看更多
发布日期:2020-03-11 09:12
分享到:
客户案例
河南金龙铜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现为国家大型一档企业、全国火炬计划优秀高新技术企业、河南省重点骨干企业、河南省重点出口创汇企业、河南省专利二十强企业及新乡市三大支柱企业之一。该集团依托引进创新和品牌扩张迅速壮大,先后收购、兼并、控股了国内10家企业,成为格力、海尔、美的、新飞等众多家电集团的铜管供应商,改变了中国长期依赖高档进口铜管的局面,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精密铜管生产厂家,并进入中国企业500强。 2012年,河南金龙铜管集团拟上市过程中,遭遇江苏兴荣高科的专利诉讼,要求该集团停止相关生产活动,并赔偿经济损失1000万元。合享新创受河南金龙铜管集团的委托,开展《河南金龙铜管集团专利无效检索》项目,对江苏兴荣的ZL03149757.8专利开展无效检索,以保障公司的利益。
解决方案
合享新创专利检索分析师与该集团的专利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和探讨,了解改项技术的发展历史、国内外应用类似技术的主要企业和涉诉专利的情况。芬兰的某公司是世界铜管制造技术公认的“鼻祖”,从1991年开始,河南金龙铜管集团从芬兰某公司先后引进了4条生产线,江苏的几家铜管生产企业也引入了相似的生产工艺。涉诉专利是江苏兴荣高科公司于2003年8月5日申请的,公开了铜管轧制的过程经过机加工、预加热、轧制、冷却等步骤,并保护了工艺中涉及的保护气氛、轧制温度、断面收缩率、轧制速度冷却液和预加热温度等参数。 合享新创专利检索师与专利分析师根据调研结果制定了专利无效的检索策略,检索要素包括技术关键词、相关技术分类号、采用相似技术的重点企业,检索范围涉及2003年8月5日前公开的国内外专利、科技文献和书籍。合享新创的专利分析师分析认为,芬兰的某公司在1988年就“管、棒、带的制造方法”在国内申请了发明专利并获得授权,这件专利是铜管轧制技术的基础专利,公开了轧制温度,但没有公开轧制速度和预加热步骤;江苏太仓铜材厂在2003年6月的《江苏冶金》杂志发表了《ACR铜管生产的轧制法新工艺》的论文,公开了铜管轧制的工艺过程,其中轧制温度、断面收缩率、轧制速度等参数均与江苏兴荣高科公司的涉案专利有重合点;江苏兴荣高科公司在2002年申请的一件发明专利在2003年1月公开,该专利描述的工艺与涉案专利基本一致,也公开了轧制温度、轧制速度、预加热温度等参数。因此涉案专利ZL03149757.8不具有创造性。合享新创最后出具了专利无效分析报告,在报告里列明了充分的无效证据。
项目成效
合享新创出具了涉案专利的无效报告后,江苏兴荣高科公司进行了撤诉。在金龙铜管集团随后公开的股份招股书中,保荐机构和发行人律师也认为,核心技术未对江苏兴荣的专利构成侵权,诉讼案件不会对发行人上市构成实质性障碍。合享新创不但帮助金龙铜管集团避免了巨额的侵权赔偿,为企业上市扫清了障碍,还为其产品线的持续运营盈利和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了保障。
阅读更多文章